陈中红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提案”收悉。经商教育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人民银行,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乡村振兴中的人才问题

        近年来,我部会同中央组织部、教育部等部门,优化指导,多措并举,推进乡村人才振兴。一是强化乡村创业就业政策扶持。先后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返乡入乡创业工作的意见》《关于推动返乡入乡创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文件,引导各类青壮年劳动力返乡入乡创业。截至2021年底,全国返乡入乡创业人员数量累计达1120万人。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22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要求支持大学生返乡创业。5年来,全国高校98万个团队、483万名大学生走进革命老区、偏远山区和城乡社区,累计对接农户255万户、企业6.1万家,签订合作协议7万余项。二是实施人才振兴工程项目。2022年,启动实施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每年原则上为每个县培育10名“头雁”,全国每年培育约2万名,力争用5年时间培育一支10万人规模的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头雁”队伍。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特岗计划”“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中央基层就业项目,鼓励各地各高校结合实际扩大实施地方基层就业项目。在“国家24365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举办“乡村振兴专场”等招聘活动。三是开展农业农村领域人才培育开展“青马工程”农村班培训,遴选一批农业农村领域优秀青年人才开展为期1年的培养,培育更多“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青年带头人成为乡村治理骨干力量。会同中央组织部联合举办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到村任职按照大学生村官管理的选调生示范培训班。2017年以来,累计培训11.2万余人。2022年,我部拟会同中央组织部联合举办200余期培训班,培训约2万人。重点面向从事适度规模经营的农民,实施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主体能力提升、种养加能手技能和返乡入乡者创业等培训,加快培养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2021年,培训高素质农民超70万人。四是加强农业专业大学生培养。中央高校层面,通过中央高校预算拨款体系予以倾斜支持,同时给予高校较大的经费使用自主权,高校可结合实际,统筹各类资金,加大对农学专业学生的支持力度。地方高校层面,通过“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资金”支持巩固提高地方高校生均拨款水平,引导地方加大对地方高等教育投入,并给予各地较大的经费使用自主权,各地可结合实际,统筹中央财政拨款和自身财力,倾斜支持农业专业人才培养。

        二、关于乡村振兴中的土地问题

        近年来,自然资源部联合有关部门,积极出台相关政策,保障农业农村发展合理用地需求,切实解决乡村振兴中的土地问题。一是指导地方科学编制村庄规划。印发《关于加强村庄规划促进乡村振兴的通知》,要求各地在村庄规划编制中统筹考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旅游设施用地等空间布局,有序推进有条件、有需求的村庄实现村庄规划应编尽编。对于项目拟用地与生态保护红线存在矛盾的情况,要落实好上级国土空间规划确定的生态保护红线,不挖山、不填湖、不毁林,尽可能多的保留乡村原有的地貌、自然形态等,系统保护好乡村自然风光和田园景观。二是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2019年,印发《关于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以科学合理规划为前提,以乡镇为基本实施单元,整体推进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和乡村生态保护修复,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格局,促进耕地保护和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助推乡村全面振兴。整治验收后腾退的建设用地,在保障试点乡镇农民安置、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公益事业等用地的前提下,重点用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三是出台保障和规范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政策。印发《关于保障和规范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的通知》,明确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范围,引导农村产业在县域范围内统筹布局,拓展集体建设用地使用途径,大力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保障设施农业发展用地,顺应农村产业发展规律,发展县域经济,为农村产业发展壮大留出用地空间。截至目前,全国范围已有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出台了关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的实施细则。

        三、关于乡村振兴中的发展资金问题

        近年来,我部积极协调相关部门,统筹谋划,多举措解决乡村振兴发展资金问题。一是强化中央财政资金投入建设产业融合项目。2017年以来,会同财政部不断加大农业产业融合项目投入力度。截至目前,累计安排中央财政资金超450亿元,指导各地立足优势特色和资源禀赋,聚焦农业全产业链开发,构建以产业强镇为基础、产业园为引擎、产业集群为骨干,省县乡梯次布局、点线面协同推进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共支持建设优势特色产业集群140个、现代农业产业园250个、农业产业强镇1309个。二是强化农业信贷担保体系解决融资难题。2015年以来,会同财政部等部门大力推进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工作。2021年全国农担体系新增担保金额277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4%,累计担保金额达到6896亿元,在保余额3215亿元,累计支持217万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022年,中央财政通过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安排49.99亿元,比上年增加17.13亿元,继续支持推进全国农担体系建设,引导全国农担体系聚焦主责主业,加快发展首担等业务,推动提升农担政策的覆盖面和普惠性。同时,通过日常工作指导、召开专门会议、开展绩效评价等方式,进一步强化全国农担体系的政策性定位和风险防控意识。三是强化政策引领给予创业资金扶持。人民银行联合财政部等部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大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力度全力支持重点群体创业就业的通知》,优化完善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力度,提高贷款审批和发放效率。鼓励各地合理提升担保基金代偿比例和效率,提高担保基金放大倍数,降低乡村创业综合融资成本,更好支持返乡创业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2022年3月底,全国创业担保贷款余额2513亿元,同比增长11%。四是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助推产业融合发展。人民银行出台《关于做好2022年金融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积极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积极推广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等抵质押贷款业务。丰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小农户贷款产品,合理增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长期信贷投放。推动绿色债券市场扩容发展,支持农村绿色低碳项目建设,引导激励更多社会资本投入绿色产业。推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规范发展,充分调动社会投资积极性。指导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推出乡村振兴票据,募集资金用于支持粮食收储、涉农企业农副产品采购等领域。截至2022年4月底,累计支持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12家企业发行乡村振兴票据155期,金额1261.18亿元。

        下一步,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继续强化乡村振兴中的人、地、钱相关政策落地,创新举措,强化落实,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感谢您对我部工作的关心,希望继续对三农工作给予支持。


                                                                                                                                                                                                      农业农村部

                                                                                                                                                                                                  2022年8月23日